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四合院:傻柱开局瞎眼走新路在线阅读 - 第290章 芭蕾

第290章 芭蕾

    暮色四合,四合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。周启生推着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进院,车把上挂着个网兜,里面装着两瓶北冰洋汽水和一包动物饼干。后座上的雨水抱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小牡丹,小姑娘脑袋上还扎着看戏时买的红头绳。

    \"回来啦?\"傻柱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,\"戏好看不?\"

    \"嘘——\"雨水轻手轻脚地把孩子递给迎上来的于莉,\"刚睡着。\"

    周启生把自行车靠墙放好,压低声音道:\"跳得真好,就是小牡丹看到黄世仁逼债那段吓哭了。\"

    \"该!\"傻柱挥舞着锅铲,\"这么小的孩子看什么苦情戏!要我说就该带她去看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......\"

    \"哥!\"雨水嗔怪地瞪他一眼,\"样板戏是政治任务,家家都得看。\"

    厨房飘来红烧肉的香气,周启生吸了吸鼻子:\"大哥,今天什么好日子?\"

    \"嘿,不是好日子就不能吃好的了?\"傻柱得意地揭开锅盖,\"厂里今儿个招待外地单位的人,整的五花肉不错,我就买了一斤咱自己吃!\"

    于莉抱着小牡丹往屋里走,突然\"咦\"了一声:\"这孩子手里攥着什么?\"

    轻轻掰开小拳头,原来是一张被汗浸湿的节目单。红底封面上印着《白毛女》三个大字,底下还有行小字:中央芭蕾舞团1972年巡演。

    \"这孩子,\"于莉哭笑不得,\"睡觉还惦记着呢。\"

    进了屋,周启生绘声绘色地讲着芭蕾舞剧的细节。说到喜儿逃进深山时,他突然站起来比划了个芭蕾动作,结果差点碰翻酱油瓶。

    \"得了吧您呐!\"傻柱哈哈大笑,\"你这大高个跳芭蕾,台子都得塌喽!\"

    雨水突然想起什么:\"对了,今儿在剧院碰到许大茂了,带着秦京茹坐前排呢。\"

    \"呸!\"傻柱啐了一口,\"肯定是又打着放映员的旗号蹭票!\"

    小牡丹在里屋咿咿呀呀地醒了。于莉赶紧去抱,回来时小姑娘已经精神了,非要坐在\"周姑父\"腿上。

    \"喜儿!喜儿!\"小牡丹挥舞着节目单,小短腿一蹬一蹬的。

    周启生灵机一动,把孩子举起来转了个圈:\"飞喽!咱们小牡丹也要当芭蕾舞演员!\"

    六一和七一原本在里屋写作业,听见动静立刻跑了出来。两个半大小子一看小牡丹被举高高,顿时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\"姑父,我也要飞!\"六一蹦跳着凑过来,伸手就去拽周启生的衣角。

    七一更机灵,直接搬来个小板凳踩上去:\"姑父,我也要当芭蕾舞演员!\"

    \"去去去!\"傻柱举着锅铲从厨房冲出来,\"俩半大小子跳什么芭蕾?你俩将来是要做厨师的!\"

    周启生却来了兴致,把小牡丹交给雨水,转身蹲下:\"来,六一先试试。\"

    六一兴奋地扑上去,周启生一使劲,差点闪了腰——这小子可比小牡丹沉多了。

    \"哎哟我的老腰!\"周启生龇牙咧嘴地把六一放下来,\"七一,你就算了,姑父这把骨头经不起折腾了。\"

    七一不服气,突然一个助跑,直接往周启生背上跳:\"那您背着我跳!\"

    \"哎哟喂!\"周启生一个踉跄,差点栽出门口。

    雨水赶紧去扶,笑得直不起腰:\"你们爷几个,是要把咱家房顶掀了啊?\"

    小牡丹见状急得直跺脚:\"七一哥哥坏!抢我的姑父!\"

    傻柱看不下去了,把锅铲往于莉手里一塞:\"都闪开!看我的!\"

    只见他腰马合一,一手拎起六一,一手拎起七一,跟拎小鸡似的转了两圈。两个小子在空中哇哇大叫,既害怕又兴奋。

    \"柱子哥!\"周启生扶了扶歪掉的眼镜,由衷赞叹,\"您这臂力,不去举重真是可惜了!\"

    \"那是!\"傻柱得意地把俩小子放下,\"当年我学厨时就要练力气的,五十斤的面袋子一手一个......\"

    \"又吹上了!\"于莉端着菜出来,笑着打断他,\"赶紧洗手吃饭!\"

    饭桌上,六一和七一还在模仿芭蕾舞动作,你撞我一下,我推你一把。小牡丹有样学样,站在凳子上踮着脚尖转圈,结果\"扑通\"一声摔进周启生怀里。

    \"哎哟,我的小祖宗!\"周启生赶紧检查她有没有磕着,\"咱们不学喜儿了,学吴清华好不好?\"

    \"不要!\"小牡丹撅着嘴,\"就要当喜儿!\"她突然指着周启生的眼镜,\"周姑父当黄世仁!\"

    满桌人哄堂大笑。傻柱乐得直拍大腿:\"听见没?让你演坏蛋呢!\"

    周启生无奈地推推眼镜,突然压低声音,做出凶神恶煞的表情:\"小喜儿,欠债还钱天经地义......\"

    小牡丹\"哇\"地一声假哭,扑进雨水怀里:\"妈妈救命!\"

    欢声笑语中,院里的老槐树轻轻摇曳。夜风送来远处广播站的歌声:\"北风那个吹~雪花那个飘~\"

    1972年9月末,傍晚的广播声穿透整个胡同,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四合院里:\"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今日抵达北京,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......\"

    傻柱手里的搪瓷缸子\"咣当\"一声砸在桌上,茶水溅了一桌。

    \"什么?!小鬼子也配来咱们这儿做客?!\"他猛地站起来,脸色涨得通红,\"年初刚送走霉国鬼子,现在又来个日本鬼子!血仇还没报呢,就和好?!\"

    于莉正在给小牡丹缝衣服,被丈夫这一嗓子吓得针都扎歪了。她赶紧放下针线,把收音机音量调小:\"柱子,你小点声!让外人听见像什么话!\"

    \"听见怎么了?!\"傻柱一脚踢开凳子,嗓门更大了,\"我奶奶就是被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时死的!我妈生完雨水就走了,为什么?就是没药,药呢?我爹说过,那时候......\"

    \"我知道!我都知道!\"于莉赶紧拽住他的胳膊,压低声音,\"可这是毛主席决定的政策,你还能比毛主席看得远?\"

    傻柱像被掐住脖子似的,突然没了声。他喘着粗气,拳头攥得咯咯响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周启生推着自行车进院,车把上还挂着刚买的《人民日报》。他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:\"柱子哥,看到新闻了?\"

    \"看个屁!\"傻柱抓起报纸摔在地上,\"我就想不通,凭什么跟鬼子讲和?!\"

    周启生弯腰捡起报纸,轻轻掸去上面的土:\"柱子哥,你看这标题——‘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’。这是总理说的。\"

    \"可......\"傻柱的拳头松了又紧,最后重重砸在葡萄架上,震得叶子簌簌往下掉,\"南京大屠杀、731部队......这些血债就这么算了?\"